2025/7/22(二) 美股又創高 做多還有肉?陸港股也創高 全球開轟趴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延後會有擔心庫存過剩的問題,是不是要消一點庫存?那再施出關稅戰訊息,你又開始囤貨了。永遠你的煩惱就無法結束,你永遠都在囤貨,那永遠都不會有通膨飆升的問題。這個就變成一個死胡同。」
- 「這拖延本身就是一種成本,僅是錯過了理想的價格,更重要的是錯過了時間所帶來的複利效應和心理的優勢。市場的好機會哦,往往都是稍縱即逝。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納指、標普同創歷史新高,恐慌情緒降溫,散戶買盤為主力推升動能,但動能減弱,投資人普遍等待大型企業財報後的回購以進一步拉抬股價。
- 川普上任 6 個月,關稅戰、移民、稅改、政府效率推進迅速,有些承諾提前兌現,對全球市場衝擊巨大。
- 關稅戰與聯準會疑慮蔓延,歐洲擔憂科技依賴美國;中國藉由「大基建」刺激內需,推動陸港股創下短期新高。
投資建議
- 市場仍處於「擊鼓傳花」,提醒留意高檔風險與泡沫。
- 擊鼓傳花:形容股價高檔時,投資人像傳遞花朵般頻繁換手,最終接手者往往面臨股價下跌的高風險,提醒投資人警惕泡沫或過熱帶來的損失。
- 雖然上漲空間有限,但仍有機會出現強勁「魚尾」行情。
- 預留現金,應對景氣轉藍燈,或川普引發的市場衝擊。
- 市場上升時保守應對,回檔或低點時則積極佈局。
- 當前處於科技生產力週期,選對產業比選好老闆更重要。
歐洲市場
- 歐洲央行 (ECB) 預計 12 個月後才最後一次降息 25 基點,降至 1.75%,避免市場認定寬鬆結束。
- 傳聞美對歐關稅 15%-20%,尚未確定,且依循經驗,公佈也未必落實。
- 川普警告:若不讓步,將課 30% 關稅,目前已對汽車課徵,且不打算將汽車零組件、鋼鐵稅率納入談判。
- 歐盟表示:若美方 08/01 採取強硬立場,將反制報復。
- 但歐洲反制效果可能有限,因長期對美國保持順差 (出口美國 > 進口)。
- 歐盟檢討對美國科技、國防基礎設施的過度依賴,導致在地緣政治風險應對能力不足。
- 雲端基礎建設佔比:從 30% → 15%,因電價及人才成本高,降低數據中心建設歐洲意願。
- 創業早期資金籌措困難:難度遠高於美國,美國金融資本相對蓬勃,即便歐洲人才眾多,但資金投入不足。
- 半導體產業落後:儘管營收持續增長,歐盟目標 2030 年全球市場佔比 20%,目前僅預期達 15%。
- 科技競爭力不足:明顯落後美、中,獨角獸企業數量和總估值偏低。
中國市場
- 稀土磁鐵出口:貿易休戰後增幅達 158%,6 月份總出口量 3,188 公噸,較 5 月份翻倍,顯示中方出口管制漸鬆。
- 08/01 美關稅戰可能不僅包含全球對等關稅,還可能涉及藥品關稅、半導體關稅。
美國藥品關稅
- 目的除促使製造業回流、壓低藥價,也針對中國創新藥企施壓。
- 中國創新藥研發占比快速提升,已超越歐盟、接近美國。
- 獲得全球主要監管機構快速審查的創新藥數量:雖仍落後美國許多,但中國 2024 年正式超過歐盟。
陸港股
- 上證指數:收於 3,559 點,創去年 10 月新高。
- 港股:同步衝上 3 年半高點。
- 陸港股上漲主要由「大基建」類股驅動:中國政府投入 1.2 兆人民幣建西藏超級大壩,規模為三峽大壩 3 倍,預計中國將重啟大基建。
- 中國股市被視為「政策市」:上漲來自政策刺激力度,並非來自庫存週期變化,需持續釋放政策利多支撐股價。
- 最大隱憂:投資與消費額縮減,僅出口維持高位。
彭博信貸脈衝指數
- 2022 年風控後未能回高點,連帶美國 ISM 製造業指數長期低迷,顯示中美製造業體系存在一定聯動性。
- 市場期待大基建能推升信貸脈衝指數至 2021、2017、2013、2010 年高點,驗證 3-4 年的庫存週期與信貸脈衝指數週期是否存在重疊性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7/21 ET)
- 道瓊 -0.04% (44,323)、標普 +0.14% (6,305)、納指 +0.38% (20,974)、費半 +0.12% (5,739)
- 費半:距歷史高點僅 2-3%。
- 美股整體呈現「驚驚漲」,納指、標普創新高。
- 4 月以來漲勢主要由散戶買盤推動,6 月以前多數對沖基金、機構投行都偏空並撤資。
標普 500
- 今年第 10 次創新高,符合「三代牛」格局,多數時間創高。
- 連買超紀錄為 1990 年來最長,科技板塊 +21.84 %。
- 然而,歷史經驗顯示漲得愈久,未來修正幅度可能愈大。
- 大多數散戶仍在市場,機構法人陸續回補,導致大資金進入,推高本益比。
- 股市雖創高,但基期接近去年年中,不像 2020 年末極端
- 2020 年:基本面跟貨幣面完全脫離,股市完全是靠 QE 推動。
- 投行雖整體樂觀,但因基期高趨於謹慎,導致美股「驚驚漲」。
- 市場普遍抱持「等回檔」心理,認為現在是季節性回檔的好時機。
- 散戶資金日流入降至每日 15 億 (7 月初 35 億美元),顯示進入夏季後,散戶扣款金額正緩步下滑。
- 資金流入放緩主因:目前財報季公司多處回購靜默期,無法回購股票,需等「七巨頭」發布財報後才會大規模回購,拉抬股價。
納指:歷史新高
- 漲勢兇猛,右肩大幅高於左肩。
- 若有庫存調整,將會是 2-3 季緩慢下跌回檔,因為右肩比左肩高出不少,下跌速度會變慢,很難發生像 4 月份那樣的急跌暴跌。
- 「先肩後殺」:過去教科書上:高位往下至少要「頭頭低」(每次頭部都比上次低),但現在右肩比左肩高,需要先打一個相對低的右肩,才能往下殺,否則難以出現一次性急跌。
- 上方無明顯壓力,下方支撐強,做多做空皆保守。
- 追多投資者:從景氣週期來看,因牛市第 3 年,往上追的獲利空間感覺不多,市場樂觀情緒指標也推到高點。
- 做空投資者:上方萬里無雲,被軋空壓力大。
- 皓哥認為:雖然上方獲利空間有限,但「魚尾」仍可能很大條,建議投資人預留現金,以因應景氣轉藍燈,或川普再度引發外部衝擊,屆時可攤低成本,這才是健康的操作思維,而非放棄後續潛力。
- 猶豫不決恐錯失先機,拖延即是成本,不僅錯過理想價格,更失去時間帶來的複利效應與心理優勢。
市場情緒
- 股票、債券走勢分化,分別依基本面表現。
- VIX 恐慌指數快速回檔,債券 MOVE 指數 挑戰 2024 年低點,顯示市場恐慌逐步消退。
- 市場預期經濟不會好到聯準會升息,也不會差到受關稅戰重創。
企業財報
- 標普盈餘修正動能指數:7 月轉正,企業獲利預期改善。
- 市場押注 TACO 交易,認為川普貿易政策、稅改法案對 EPS 衝擊有限。
- 營收來自海外:七巨頭 49%、標普 500 28%,納指 100 45%,資金拉抬效果顯著。
- 本週財報,市場將聚焦匯兌收益是否顯現,以及 Q3、Q4 投資是否放緩。
- 台積電 ADR 市值破 1 兆美元,重返全球市值前十,追平波克夏,並緊隨特斯拉、博通、沙烏地阿美,被譽為「東亞之光」,成長速度相對快速。
- 全球市值前段企業多為科技業,印證科技生產力週期成形。
川普經濟學的「死胡同」效應
- 川關稅戰幫助美國出口商減少貿易障礙,並促使海外企業向美投資。
- 川普利用不斷延後關稅,使美國進口商持續囤貨,
- 囤貨行為導致庫存過剩,進而抑制通膨失控,
- 當市場擔心庫存過剩時,川普就再次釋出關稅戰訊息,刺激廠商又開始囤貨
- 形成一個無限循環:永遠都在囤貨,那永遠都不會有通膨飆升的問題
- 形成了「川普經濟學」的「死胡同」效應。
- 但長期若不收尾,全球投資可能停滯。
川普執政 6 個月
- 執政推動迅速有效,對國內外市場衝擊大。
- 關稅戰:
- 儘管延後執行,不確定性仍高,全球製造商選址風險升高。
- 08/01 川普可能再進行 TACO 交易,市場可能瘋狂追買。
- 可能適度調高全球基準關稅至 12%-15%,市場或許能接受,以維持資本市場穩定。
- 移民政策:
- ICE 逮捕人數持續上升,6 月每天日 1,400 人,遠超拜登時期每日不到 200 人,導致監獄空間不足,轉向民間機構安置。
- 稅收改革與政府效率:
- 「大而美法案」大幅減稅,削弱 Medicaid,預計 2030 年將有 1,100 萬人口失去健康保險。
- 「政府效率部」(DOGE) 大幅縮減聯邦政府規模,撤裁 6.7 萬名聯邦員工,關閉消費者金融保護局、削弱疾病控制、食品藥品局相關機構。
聯準會獨立性爭議
- 貝森特質疑:聯準會越權,干預財政部職權。
- Maga 派主張:重審聯準會,倡議改由財政部主導貨幣政策,認為美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獨立的中央銀行。
- 鮑爾承受來自川普與 Maga 派的巨大壓力,但他的所有決定均由票委授權,即使更換主席,未來聯準會學術派與政治 Maga 派預計仍會有紛爭。
台股
- 本週市場投資人普遍變得保守,似乎都在等待 08/01 的消息後再做決定,導致市場呈現量縮狀態。
皓哥笑話
12:15 掉髮
- 有個網友在網路上講說前陣子一直掉髮,去看皮膚科。
- 那醫生跟他講說:「你這個看起來像是壓力性落髮,解決壓力就沒問題了。」
- 而男的說:「可是我的壓力就來自於落髮。」
- 醫生說:「那你要解決壓力。」
- 變成死胡同了。
- 有些女孩子,她說月經沒來嘛,那就看婦產科。
- 做完超音波、內視鏡檢查之後,醫生說:「你應該是壓力比較大。」
- 「我的壓力就是因為月經沒來,可是壓力大,月經可能就不會來。」
- 就有 bug 嘛,就無法解決。
15:42 不用謝
- 《海綿寶寶》裡面有一集,那個鮑爾現在就有點像那個很勤奮、又有點無辜的海綿寶寶,每天在那個聯準會蟹堡王裡面打工,
- 然後面對那個鐵面無情、斤斤計較的計較的謝老闆,不斷盯著成本。
- 盯著利率,然後那個謝老闆,就川普
- 問他:「你為什麼不降息?我把你開除。」
- 好像鮑爾那個含淚看著川普:「蟹老闆😭」
- 川普就講了一句:「不用謝,不用謝」
- (蟹老闆:「不用謝。」)
25:05 先肩後殺